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171手机网 (https://www.171shouji.cn/)- 云手机、5G、智能手机、新款手机、手机推荐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资讯 > 手机新闻 > 正文

手机业务起跑七年之后:华为与小米有何不同?

发布时间:2018-08-28 13:40:45 所属栏目:手机新闻 来源:驱动号
导读:文/壹观察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典型的“华米OV”格局,四大国产品牌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份额占比80%,其中华为一家超过了27.2%。在国际市场,全球TOP 5企业中只有两家出货量取得了高速增长,分别是小米(48.8%)和华为(40.9%)

其次,小米手机品牌溢价低,同时小米之家对线下渠道商形成冲击。小米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,小米手机单价由2017年第二季度同比提升25%,为952.3元。来自工信部旗下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,2018年二季度,中国手机市场的平均销售价格为2294.3元。也就是说,小米手机的销售均价,即使小米本季度单机价格获得了1/4的提升幅度,而中国手机市场销售均价已连续两个季度下滑,但小米手机单机销售均价仅约中国手机市场均价的41%,不足一半水平。其原因是占比近8成的红米低端机型价格战造成的。

手机业务起跑七年之后:华为与小米有何不同?

小米对低端机型的过度依赖,带来的结果是其品牌势能和利润的不断下滑。小米财报显示,其手机业务毛利率由2017年第二季度的8.7%降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6.7%。小米的销售成本由2017年第二季度的230亿元人民币增加71.9%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396亿元人民币。这个增幅已经超过了68.3%的收入增幅。也就是说,小米手机销售单价的提升,背后是成本高企,并没有带来手机业务利润的提高。

品牌势能和利润双双下滑,不仅对小米高端机型销售带来不利影响,同时对线下渠道商的利润也造成了极大冲击。而小米自建小米之家、小米小店的行为,更是直接抢夺了线下渠道商的收入和利润,从2017年到现在小米河南不断爆出的裁员、渠道乱价,并不是单省个例。不赚钱的渠道商,说反水就反水,这种状况曾直接导致了诺基亚、三星、金立的渠道“崩盘”,小米在加速建设“1000家小米之家”的目标布局中,面对的这种压力也在迅速增大。

第三,过低的利润,导致小米缺乏长期的技术投入。小米第二季度财报显示,其当季研发投入13.6亿元,2017年同期更是仅为7.073亿元,占比公司营收比例约3.01%。不仅远低于华为(仅2017年研发投入就达896亿元,占比公司营收的14.9%),同样远低于纯粹互联网企业的BAT。带来的结果就是,小米在产品节奏上要验证依赖第三方供应链的创新成果,比如还要继续抢发高通处理器,从之前抢发845平台到现在抢发710平台。之前向大唐联芯购买的“松果”芯片方案延伸出来的“澎湃S1”处理器,在小米5C之后就再无后续。小米平板在下架之后再无更新。在手机业务上,小米新发布的米8被海外媒体批评为“像素级抄袭iPhone X”的产品。

第四,小米在印度市场同样在复制中国市场的“价格换规模”战略,但同样也开始遇到比“中国更低的增长天花板”。根据Counterpoint数据,小米第二季度在印度市场份额达30.4%,但几乎主要都来自红米。

手机业务起跑七年之后:华为与小米有何不同?

公开数据显示,小米印度市场10000卢比(约合人民币1000元)以下低端手机的出货占比,已经从2017年二季度的52%上升至目前的67%。印度本季度销量最多的手机型号中,有三款来自红米,占据了印度整体市场20%以上的份额,其主要定价都为150美元(约合人民币1000元)以下。

不过印度市场与中国市场并不相同,小米无法依靠用户规模通过互联网运营方式盈利,直接的结果就是在印度市场陷入亏损。小米之前公布的招股书数据显示,2018年1-3月,小米印度的营收为61.27亿元,净利润为-1.31亿元。也就是说,小米在拿中国市场的利润来补贴印度市场,并且出货规模越大,相应的亏损也会越大。

与此同时,小米的竞争者们也在积极做出调整。比如三星宣布投入492 亿卢比(约为7.1 亿美元)将印度诺伊达工厂扩建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工厂,年产能将达1.2亿部,以降低成本,增强印度本土化的制造优势和竞争优势。三星甚至在印度市场推出了无法连网的低价Galaxy J2 Pro,用以和红米争夺市场份额。其低端机型Galaxy J6今年第二季度在印度市场份额单款占比已达5%,打压红米的意图非常明显。

中国手机企业也在印度市场加速投入,并调整了竞争模式。OPPO和vivo从2017年三季度开始,都开始调整印度的渠道和营销策略,目标寻求更健康的正向利润发展模式。OPPO在低端市场推出了互联网手机品牌Realme,直指红米系列。一加更是在今年第二季度成为印度市场30000卢比(约3000元人民币)以上的高端手机市场第一,甚至在该价格段超过了三星,其出货量、产品定价、利润都超过中国市场。华为也在高速切入印度市场,Counterpoint数据显示,2017年全年华为+荣耀在印度市场增幅达165%。可以预期,在集体“围剿”下,小米未来很难在海外市场继续其高速增长模式。

由此来看,在海外与国内双重市场压力下,小米手机将在今年三、四季度迎来真正的挑战。一旦作为主业的手机业务增长“失速”,小米互联网营收、IoT业务增长都将受到直接影响。

IoT业务:小米未来最大变数

小米第二季度的亮点是其IoT与智能硬件业务,这也是小米在“互联网估值”很难走通之后,对资本市场最有价值的一个故事。

数据显示,小米IOT及智能硬件第二季度收入达103.78亿元,同比增长104.3%,成为小米除手机业务之外的最大营收来源。其中小米电视增幅超过350%,乐视倒下之后其互联网电视份额基本上被小米吃掉。同时在印度等海外市场,小米正在仿照手机的低价模式,其32寸的小米电视4A 定价13999元卢比(约合人民币1400元),成功冲击了三星等电视品牌。至2018年第二季度末,约有1.15亿连接的小米IoT设备(不包括智能手机及笔记本电脑),环比增长15%。

小米IoT设备未来主要面临三大挑战:

1)日活设备中,智能手环类产品占比过高,智能家居类产品占比有待提升。按照小米上市前招股书公布的数据,其IoT日活设备占比设备总量约10%,其日活设备中约50%为智能手环。

2)IoT设备毛利率下滑较为明显,由2017年第二季度的11.7%降至2018年第二季度的9.4%;

(编辑:171手机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热点阅读